到目前為止,傳染性胃腸炎仍然有散發情況存在,偽狂犬的發生壓力也越來越明顯,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,一定要提前做好有效的應對措施,并確保預防工作不打折。特別是在原料漲價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、市場前景捉摸不定的情況下,如何確保生產潛力得以充分發揮,從而有效提高養豬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抗疫病風險能力,才是比較有效的措施。毋庸置疑,今年世界范圍內自然災害的嚴重性,我們還不能僅僅看到玉米產量的下降,還要預計到玉米質量的下降,霉菌毒素和農藥殘留一定會對養殖業造成災難性的打擊,也即預示著重大疫情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,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。為此本人結合很多企業的作法,提出如下八個對策供廣大養豬同行借鑒。
一、設施保障:今冬明春要確保產房和保育房的溫度可以控制在25℃以上,濕度在65%-85%之間。這樣才可以大幅度減少感染后的損失。
二、有效防疫:傳染性胃腸炎可在生產母豬9月和10月普免二次(4ml),然后產前35-42天接種一次(4ml) 。生產公豬: 9月和10月普免二次(4ml) 。后備豬:配種前普免二次(4ml) 。接種部位:后海穴接種(既尾根與肛門中間凹陷的小窩部位),經實驗室和多年的臨床應用證明在母豬后海穴注射后,乳汁內能產生較高的抗體。接種的劑量和進針深度:接種疫苗時進針的深度按豬的日齡大小來掌握分寸,10日齡以內的仔豬進針的深度在0.5CM,隨著豬日齡的加大而加深,種公母豬進針的深度要達到4CM。體重25公斤以下的仔豬每頭注射1毫升,體重25--50公斤的豬每頭注射2毫升,體重50公斤以上的豬每頭注射4毫升。偽狂犬要按照既定免疫計劃執行,并做好抗體檢測和陽性豬的淘汰。
三、有效消毒:正確選擇消毒劑,一般選擇碘制劑等高效消毒劑。制定操作規范,嚴格按照一清二洗三泡四除殘、五霧六白七熏八空棚要領執行。計量準確,按照消毒的目的確定消毒劑品種和稀釋倍數(碘附),帶豬消毒每平方米地面面積不得少于200毫升,空棚消毒每平方米地面面積不得少于700毫升。全場大消毒每周1-2次。
四、有效傳遞抗體:按照看重投料、看膘投料、看仔投料、定時定量、適期適膘二十字方針保障懷孕母豬的營養和膘情,有效提高產房里初乳的質量(有效預防傳染性胃腸炎和偽狂犬發生和損失)。
五、四步有效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:一是選擇無毒素殘留的原料,二是選擇替代原料(如稻谷、小麥等),三是通過對有毒素原料的物理處理(如過風過篩),四是選擇合適的霉菌毒素吸附劑。
六、提升腸道健康:種豬、乳豬和保育豬飼料添加微生態制劑(如枯草芽孢桿菌、地衣芽孢桿菌、乳酸桿菌三合一產品),改善飼料效率,提升群體抗病能力。
七、使用抗病營養物質和強肝護腎產品:一是全面提升豬群的抵抗力,二是加強肝臟的解毒功能,三是加快腎臟的排泄功能。
八、合理密度:建議根據生產建設面積確定的飼養能力,再減少三分之一生產母豬,或者全場存欄減少三分之一,降低群體壓力。